时间的碎片
——杨堃摄影作品秀
1-四季
在桂林这个小城,山山水水已成为这个城市恒久不变的主题,对看了20多年的山水我已有些审美疲劳,于是花花草草就成了我四季都能拍的主题,这也是我一开始就接触的主题。别人说“一花一世界”是真的,静下心去观察,仿佛每一片叶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语言。
春分前后,桃花便慢慢开始凋落,此时的桂林春雨绵绵,细雨随着花瓣掉落在田间,不禁让人想起:“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古诗。
清晨的光线给花儿们披上了一层蓝色的面纱,仿佛他们刚刚从黑夜里醒过来,瞧,旁边有还在沉默的花骨朵呢~
桂林的訾洲公园里每年春节都有郁金香展,露水凝在花儿的脸上,而这位美人正睡眼朦胧
春天赋予万物生命,连这棵银杏的“断臂”上都长出了新叶,眼下,已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身后的姐姐已迎风怒放,而我们的主角却羞答答地不敢迎春风,枝桠上的一家子,多有意思
这是我朋友自己养的姬星美人,时至盛夏,她正“蹭蹭蹭”地往外长,配上一款欧式的小花盆,为窗台增添了一种浪漫情调。
夏天的雨水掠过湖畔,留下了一串串动人的音符,当年皇阿玛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遇到的夏雨荷吧。。。
在中秋的时候,榕湖展出了附近小学生制作的花灯,夜深人散之后,风中摇曳的竹叶,也为这个夜晚增添了丝丝凉意。
秋天的桂林是色彩最丰富的,红的枫叶,黄的银杏和常青的桂树,一层层的,相互呼应。
树叶在空中跳完华尔兹后,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中,享受那最后一抹温暖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行摄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很庆幸自己每年都可以利用工休到处去走走,感受一下他乡的文化。
都说文艺青年要去厦门,确实,那里和桂林很像,慵懒的节奏可以让人好好放松,沿海的气候让碧海蓝天成为了这里的标配,夜幕降临之后,她又会展现出别样的风情。鼓浪屿上每栋房子都是不同的风格,每座花园都有自己的秘密。
抹去小黑板上的中文,仿佛自己置身在他乡。
阳光透过密密的树叶洒下来,映出沙上的花瓣,可以想象坐在这样的树下,吹着海风,是多令人心情舒畅。
明天又会有谁坐在这里,诉说着怎样的故事
去的时候恰好是圣诞节前夕,到处都充满着圣诞的气息,路旁一个小小花园里,这里小鹿不停地张望着,仿佛在等待圣诞老人的到来。
清晨,母女俩沿着公园地铁路手拉手慢慢走着,一幅温馨的画面。
在去亚丁的路上,车子在山路中的最高点停下来了,脚下的村子在白云的影子中忽隐忽现,远处的神山静静地等着我们的到来。
从旅馆徒步几个小时之后,牛奶海渐渐出现在眼前,看到圣湖前的那一刻,心情真是豁然开朗。
转经轮和路人
刚到稻城就相中了这个白塔,晚上待景观灯熄了之后,白塔置身在星空下,旁边的工地的施工微弱的灯光刚好照亮了白塔,一切的一切都刚刚好,我才收获了这张照片。
3-时光的故事
时间一分一秒飞逝,时间它有好多故事来不及说,或是我们的脚步太匆匆,匆匆得来不及聆听。此时此刻,某个地方在上演着怎样的一幕?慢下来,仔细听听时间要诉说的故事。
夕阳西下,阳光在小梅沙水面上留下了最后一丝金色
星星就像画布上的杂质,人们才用烟囱将夜空刷成黑色
“全剧终,看见满场空座椅,灯亮起。”——五月天的《时光机》
在涠洲岛拍日出的时候,前面有一群学生在海边拍照,我把他们也放在取景器里,等着他们喊“!”,但是看来有人跳慢了半拍。
深圳机场,阳光透过蜂巢般的窗子洒进来,一直延向远处。
立交桥边上,车灯的掠影在慢快门下显得光怪陆离。只是我拍的时候,路人都在问我是不是在拍闯红灯的行为......我说不是,你们放心闯。
晚上,已没了孩子的笑语朦胧,陪伴旋木只有那一闪一闪的霓虹。
榕湖边上,巨大的榕树伸着懒腰,准备好迎接一批批的游人。
在桂林的玻璃桥,我用相机记录下了时间的颜色。
过年那会在漓江边玩的光绘,虽然画了一个晚上都没几张好看的,但是大家都很开心,这也是我理解的摄影,给他人带来快乐。用这张图来收官,祝各位小伙伴们每一天都过金灿灿的~
杨堃
来自工行桂林分行
榕城岁月小编之一
摄影爱好者
多以拍自然风光人文为主
作品清新细腻富有情感
摄影体会
记得第一次接触到“摄影”这个概念,是在大学的选修课。正好那时家里刚买一台数码相机,本着学学怎么把“剪刀手照片”拍好看的初衷,报了摄影欣赏的选修课。打开这扇门之后才惊喜地发现,原来同一个相机拍出来的东西竞会有那么大的差别。而每一张照片都有一个故事,都会向观众表达一种情感。但摄影对知识有一定的要求,那时苦于业余时间太少和学业压力,摄影也就成了非科班的我心中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
这个情况一直到工作之后才有了转机。工作之后,晚上就有了闲暇的时间,我先是自学了半年的基础知识:概念、技法、用光、构图、PS等后期软件,在自认为接下来做的事不会对不起自己荷包的时候,一咬牙,用了第一年工作的全部年终奖买了一台单反相机,这才开始走上我期待已久的摄影之路。
那时,我对自己说,摄影要成为我一生的追求。
而接下来的事就和所有新手一样,虽然自己总是沉浸在拍出了一些教科书上的效果的喜悦中,但是那些都是摄影老鸟门习以为常的东西。我也就渐渐进入到一个死循环:拍照,晒图,被打击,再拍照,再晒图,再被打击。也许是那时年轻,被受挫,就越想证明自己,就越努力。于是我开始看国外的教材、泡论坛,一边梳理自己的基础,一边模仿别人的视角开始,去理解他们按下快门时要表达的情感。就这样,自己给自己默默地打着气。现在看来,也许正是当初说出的那句话,才激励自己坚持到现在。
有时朋友会问我,你干嘛不去做职业摄影啊,又能拍很多好的照片又能赚钱。我说,让爱好保持在爱好的层次而不是成为职业也挺好的,很自由,起码我还能选择拍我自己想拍的东西,而不是为了拍别人想看的,算不上雅俗共赏,倒也自得其乐。
如今已是玩摄影的第五个年头了,当初那个见啥都拍的心情早已冷却,但我平时上街出门还是会习惯带上相机,记录可能遇见的美好。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摄影现在是我生活的一部分,用于记录生活,点亮生活。
花絮
摄影经常要风吹日晒、跋山涉水,特别是拍花花草草,经常为了选择一个好一点的角度而拼了老命,所以他们的生活照一般是这样的。
杨堃用摄影点亮生活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xingmeirena.com/jxmrqc/4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