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有着悠久的历史,
也有着许多灿烂的生物文化。
最近,舟山又有新发现!
普陀新发现21个本地未录入物种连日来,普陀区生物多样性调查专家团队,分头前往普陀山、六横、桃花、虾峙、东极、朱家尖、登步等地,对兽类、鸟类、植被植物类开展春季生物多样性调查,新发现未记录普陀区物种名录的生物21种。(鸟类11种;植物7种;爬行动物1种;昆虫2种)
其中,苍鹰、红嘴相思鸟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此外,专家团队还在普陀山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穿山甲近一或二年废弃洞穴,为近十多年来所罕见。
据悉,此次调查发现的棕脊蛇和散纹盛蛱蝶已确定为舟山新记录物种。
这些新发现的未录入物种
到底长啥样?
来看看调查团队现场拍摄到的珍贵画面!
此外,小编还上网查询了物种相关资料
一起来了解~
↑斑嘴鸭和琵嘴鸭
↑斑嘴鸭和针尾鸭
成群结队的鸭鸭和鸭鸭
到底哪个是哪个?
是不是傻傻分不清了?
小编为你来科普~~~
琵嘴鸭属中型鸭类个体比绿头鸭稍小,体长43-51厘米,体重0.5千克左右。栖息于开阔地区的河流、湖泊、水塘、沼泽等水域环境中,也出现于山区河流、高原湖泊、小水塘和沿海沼泽及河口地带,也在村镇附近的污水塘和水田中出现。迁徙性鸟类。每年3月中旬至4月初到达华北地区,4月中旬至4月末到达东北北部和长白山地区。秋季于9月末至10月末又经华北返回长江以南越冬地。
斑嘴鸭属鸭科鸭属中型游禽大型鸭类,体长50-64cm,体重1kg左右。雌雄羽色相似。通常栖息于淡水湖畔,亦成群活动于江河、湖泊、水库、海湾和沿海滩涂盐场等水域。鸭脚趾间有蹼,但很少潜水,游泳时尾露出水面,善于在水中觅食、戏水和求偶交配。喜欢干净,常在水中和陆地上梳理羽毛精心打扮,睡觉或休息时互相照看。以植物为主食,也吃无脊椎动物和甲壳动物。
针尾鸭是鸟纲、鸭科的中型游禽,属水鸭类体长43-72厘米,体重0.5-1千克。雄鸭背部满杂以淡褐色与白色相间的波状横斑,头暗褐色,颈侧有白色纵带与下体白色相连,翼镜铜绿色,正中一对尾羽特别延长。雌鸭体型较小,上体大都黑褐色,杂以黄白色斑纹,无翼镜,尾较雄鸟短,但较其他鸭尖长。
在各种内陆河流、湖泊、低洼湿地都可以见到它们的身影,在开阔的沿海地带,如空旷的海湾、海港等地常能够见到数百只的集群。
↑金眶鸻、环颈鸻、红颈滨鹬、黑腹滨鹬
金眶鸻是一种小型鸻科鸟体重28-48克,体长-毫米。上体沙褐色,下体白色。有明显的白色领圈,其下有明显的黑色领圈,眼后白斑向后延伸至头顶相连。
常栖息于湖泊沿岸、河滩或水稻田边。单个或成对活动,活动时行走速度甚快,常边走边觅食,并伴随着一种单调而细弱的叫声。
环颈鸻属中小型涉禽这种中小型涉禽全长约16cm。上体淡褐,下体纯白。雄鸟头顶有黑斑,后头及后枕棕褐色,额白色与白色眉线相连。贯眼纹黑色,颏、喉及颈后白色连成颈环,下颈侧具褐色横带,横斑在中央处不闭合。飞行时具白色翼上横纹,尾羽外侧白色明显。雌鸟头顶、贯眼纹和前胸斑块为灰褐色。尤其是符合环颈鸻有时与其它小型鸻鹬类结群觅食的行为特征。
红颈滨鹬是一种灰褐色滨鹬体长约15厘米。腿黑,上体色浅而具纵纹。冬羽:上体灰褐,多具杂斑及纵纹;眉线白;腰的中部及尾深褐;尾侧白;下体白。
主要栖息于冻原地带芦苇沼泽、海岸、湖滨和苔原地带。以昆虫、昆虫幼虫、蠕虫、甲壳类和软体动物为食。
黑腹滨鹬是鹬科滨鹬属鸟类小型涉禽,体长16-22厘米。嘴黑色、较长,尖端微向下弯曲,脚黑色。飞翔时翅上有显著的白色翅带,腰和尾黑色,腰和尾的两侧为白色,野外特征甚明显。
常成群活动于水边沙滩,泥地或水边浅水处。性活跃、善奔跑,常沿水边跑跑停停,飞行快而直。有时也见单独活动。主要以甲壳类、软体动物、蠕虫、昆虫、昆虫幼虫等各种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黄腹鹨
黄腹鹨是雀形目鹡鸰科的鸟类属小型鸣禽体长约15厘米。上体褐色浓重,上喙较细长,先端具缺刻;翅尖长,内侧飞羽(三级飞羽)极长,几与翅尖平齐;尾细长,外侧尾羽具白,野外停栖时,常做有规律的上、下摆动,腿细长,后趾具长爪,适于在地面行走。主要栖息于山地、林缘、灌木丛、草原、河谷地带。冬季喜沿溪流的湿润多草地区及稻田活动。↑栗耳短脚鹎(桃花岛发现)
栗耳短脚鹎是一种体型较大的灰色鹎体长27-28厘米,头顶微具羽冠,头顶至后枕灰色,耳覆羽及颈侧栗色。
常栖息于低山阔叶林、混交林和林缘地带,也出没于城镇公园、果园、村舍、地旁、路边等人类居住环境附近的疏林和杂木林中。常3-5只成群活动,多在树冠尾枝叶间活动和觅食。性活泼、善鸣叫。杂食性,主要以树木和灌木的果实与种子为食,也吃部分昆虫。
↑红嘴相思鸟
红嘴相思鸟鸟纲、画眉科的小型鸟类体长13-16厘米。嘴赤红色,上体暗灰绿色、眼先、眼周淡黄色,耳羽浅灰色或橄榄灰色。
常栖息于海拔-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竹林和林缘疏林灌丛地带。
主要以毛虫、甲虫、蚂蚁等昆虫为食,也吃植物果实、种子等植物性食物,偶尔也吃少量玉米等农作物。
↑斑头鸬鹚
斑头鸬鹚又名绿鸬鹚、绿背鸬鹚大型水鸟。体羽黑绿色,有蓝绿色金属反光。嘴基部内侧黄色,裸出皮肤白色,颊后方及后头有白色羽毛。背暗绿色,羽缘黑色,胁有白色粗斑。
斑头鸬鹚为候鸟,栖息于温带海洋沿岸和附近岛屿及海面上,迁徙和越冬时也见于河口及邻近的内陆湖泊。喜群集于沿海岛屿或沿海石壁上。主要以鱼为食。性喜集群生活。
↑棕脊蛇
棕脊蛇是游蛇科脊蛇属的一种动物是游蛇科脊蛇属的一种动物。鼻间鳞沟长于前额鳞沟,背面棕褐色,有一深棕色脊纹,腹面米黄色。生活于山区、丘陵、盆地。穴居。食蚯蚓。分布于陕西、贵州、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国外分布于越南。
↑拉步甲
拉步甲是步甲科、大步甲属昆虫类动物体长34-39毫米,体宽11-16毫米。成年拉步甲一般夜晚捕食,白天潜藏于枯枝落叶、松土或杂草丛中;幼年拉步甲大部分时间潜藏于浅土层中,一般在夜晩捕食。是中国所特有物种,分布于中国辽宁、河南、江苏、湖北、云南、四川、浙江、福建、江西、安徽等省。拉步甲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花点草
花点草是荨麻科花点草属植物荨麻科花点草属多年生小草本,茎半透明,被向上倾斜的微硬毛;叶三角状卵形或近扇形,先端钝圆,边缘每边具4-7枚圆齿或粗牙齿;雄花序为多回二歧聚伞花序,雌花序密集成团伞花序,雄花紫红色,花被5深裂,裂片背面近中部有横向的鸡冠状突起物,雄蕊5枚,退化雌蕊宽倒卵形;雌花花被绿色,不等4深裂,外面一对生于雌蕊的背腹面,倒卵状船形,具龙骨状突起,先端有1-2根透明长刺毛,背面和边缘疏生短毛。
↑霍州油菜
霍州油菜是豆科、野决明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约50厘米;茎直立,分枝,具沟棱。花期4-5月;果期6-7月。多生长于路旁、荒野和园囿内。
霍州油菜在城市绿化中可采用片植、丛植、孤植等方式在风景绿化中应用,有很好的绿化和美化效果;全草含左旋臭豆碱、左旋金雀碱、右旋羽扇豆碱、菱叶野决明碱等;根和种子供药用,可治眼赤肿痛。↑兰科见血清(发现于虾峙岛)
见血清中药名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胃热吐血,肺热咯血,肠风下血,崩漏,手术出血,创伤出血,疮疡肿毒,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蓝花琉璃繁缕(砚瓦山岛)
蓝花琉璃繁缕报春花科、琉璃繁缕属草本植物蓝花琉璃繁缕,报春花科,琉璃繁缕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全草有毒,内服多量以后使消化系统特别是肠受刺激,并麻痹神经系统。
↑散纹盛蛱蝶
散纹盛蛱蝶又名黄三线蛱蝶,金带蝶散纹盛蛱蝶为小型蝶类,翅背底色为黑色,其上有黄色斑块。成蝶停栖时,黄色斑块会呈三条线状,故又称为黄三线蝶。此蝶全年可见,为多世代蝶种,成蝶好访白色系花,雄蝶具领域行为,并喜于湿地吸水。此蝶分布在平地至公尺山区,以荨麻科之青苎麻、水麻等为寄主植物。
↑异果黄堇-砚瓦山岛
异果黄堇是罂粟科紫堇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40-60厘米,具主根。茎粗壮,直径6-8毫米,具叶,分枝,枝条常腋生。分布于浙江西北部(普陀)和日本,喜生长于海岸附近沙石地。
↑圆叶景天
圆叶景天景天科常绿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景天科常绿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茎下部节上生根,上部直立,无毛;叶对生,倒卵形至倒卵状匙形,先端钝圆,基部渐狭,入于假叶柄,基部有短距;聚伞状花序,花枝二歧分枝;苞片与叶同形而小;花无梗;萼片5片,线状匙形,花瓣5片,黄色,披针形,钝渐尖;雄蕊10支,对瓣的较花瓣为短,对萼的与花瓣稍同长;鳞片5片,长方状匙形,心皮5片,披针形。
大自然总能冒出奇迹
时不时带给我们惊喜!
其他新发现的未录入物种
目前仍在补充调查过程中哦~
以上物种你对哪个感兴趣?
快来留言聊一聊~
舟山广电综合编辑
来源:舟山台记者张瑜;通讯员苗成龙;中国科学报、百度百科等综合
编辑:张瑜
点点分享点点赞点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